【西江网讯】6月10日,65岁的“岭南汤王”佘自强因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死亡。同日,肇庆怀集一名参与了高考的巡考工作的35岁男教师突发脑溢血病危。近日,肇庆一五旬高血压男子与人争吵后,突发脑溢血,术后一个月死亡。究竟脑溢血为何如此凶险?记者走访了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李又佳主任医师告诉记者,脑溢血是指“原发性的脑实质内出血”,主要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多为50岁以上,男性稍多于女性。随着高血压的年轻化,脑出血的平均发病年龄也有年轻化的趋势。
每年我国脑溢血发病率为60/10万-80/10万,“但从近十年、二十年来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的发病率的上升,脑溢血的发病率也有上升的趋势。”
高血压者情绪激动易发病
李又佳表示,脑溢血在冬春季多发,患者多有高血压病史,多在情绪激动或活动中突然发病,病情迅速进展。“一般表现为突然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大小便失禁,并且多伴有躁动、嗜睡或昏迷。多有偏瘫、言语含糊不清,严重者出现脉搏减慢、血压升高、呼吸障碍,约三分之一患者最终死亡。”
李又佳说,近日肇庆一名有多年高血压病史的52岁男子,与人争吵后,突发脑溢血,“他当时突然头痛剧烈,呕吐多次,一边手脚不能活动,讲话听不清。”随后送院急救,做头CT显示大量脑出血,立即施手术,术后1月死亡。
手术创伤大
“脑溢血的治疗分为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出血量较少、病情较轻者,一般内科药物、康复治疗;出血量大、病情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但多会遗留后遗症。”李又佳介绍说。
李又佳表示,患者出血了就要止血治疗,但一般情况下,目前止血药无法制止脑出血患者继续出血或再出血,即使及时到达医院积极治疗,部分病人发病24小时-48小时内,仍继续出血致血肿扩大,部分病人病情稍稳定后,又发生再次出血。
“很多患者家属误以为医生一用药,患者病情就会稳定、好转,及时手术就一定能治好,其实危重病人任何手段可能均不能挽救患者生命。”李又佳说,虽然手术可能挽救部分患者生命,但手术创伤大,通常较内科治疗,遗留更严重的残疾。
预防:生活规律,高血压者规范治疗
李又佳说,要预防脑溢血,就要做到定期体检,生活规律,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证每日摄入水量,“健康成人一般2000ml/日,但要根据各种具体情况调整”。同时,控制体重,适当运动,睡眠充足,心理健康,“心情平和、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避免过劳。此外,如有高血压,一定要规范治疗,控制好血压达标。(记者 梁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