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讯】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记者从市卫生计生局了解到,继近视、白内障等高发眼病外,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人口老龄化影响,干眼症、黄斑病变逐渐成为我市的“新发”眼病。
IPAD、手机等电子产品
诱发儿童“小干眼”
6岁男孩小吴特别菩欢玩手机和IP AD里的游戏。小吴妈妈最近发现孩子有点“不正常”一一他总是眨眼睛,不让玩游戏嚎啕大哭,经常“干打雷不下雨”。最初小昊妈妈以为孩子学会了装哭,最近带他到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才知道,孩子竟得了干眼症,泪液分泌减少。
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任、主任医师谭荣强告诉记者,该科每天
收洽患儿110 -120人,平均有近20名干眼症患儿,如今,干眼症已接近日门诊量的两成。
谭荣强分析说,出现儿童干眼症高发的主要原因是使用手持 LED光源电子设备的增加。孩子在使用IPAD、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时,极少眨眼导致泪液蒸发增加,从而出现眼干的症状。而电子产品不但能诱发干眼症,还是诱发儿童近视的“杀手”。
对策:减少使用电子产品
增加户外活动
谭荣强建议,儿童玩电子视频产品时间每次不宜超过20分钟, 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父母一定要控制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并保证每次休息时儿童的眼睛要能注视6米以外的事物,增加户外 活动时间。
少年连续用手机看小说一周
眼睛黄斑病变
15岁的初二学生小武(化名)是谭荣强收治的年龄最小的黄斑病变病人。“小武是个十足武侠小说迷,一有时间就用手机下载武侠小说看,一次暑假,他连续7天用手机看小说,困了就睡,睡醒了又继续看,晚上躲在被子里看,终于导致了黄斑病变。
谭荣强指出。 ‘黄斑’并不是 ‘斑’,它是眼底视网膜上一个正常的生理区域,集中了大量的视功能细胞。黄斑是决定视功能的重要部位,识别形状、大小、颜色、纵深、距离等大多数光学信号,一旦黄斑区出现病变,就会出现视力下降、眼前黑影或视物变形等病状。
对策:
控制用眼时间调节饮食
谭荣强建议,早期预防眼底黄斑病变,首先要从用眼习惯人手,用眼时切忌“目不转睛”,可以常做眨眼,以减少眼球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避免泪液蒸发,同时要尽量减少长时间连续操作电脑,注意中间休息,通常连续操作1小时,休息5-10分钟。同时,饮食上也应选择含有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多食用新鲜蔬菜与水果。(2015年6月6日《西江日报》2版要闻 记者 肖莎莎 通讯员 蔡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