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专业技术] 呼吸内科目前已开展的技术项目

发布时间: 2011-08-31 来源: 阅读量:

分享
气道内支架放置术
  气道支架治疗的目的是维持局部气道的通畅和保持正常的呼吸功能,对气道外压软化浸润等病变造成的气道狭窄均适宜应用气道支架。该项技术于1990年法国医生Dumon首次应用内窥镜放置硅酮支架开始,技术不断完善,发展,当今气道支架已发展为不同材料的支架系列。支架放置技术也普及于全世界,成为治疗气道狭窄的内窥镜介入技术之一。
  适应症:
  1).恶性疾病所致气管,支气管狭窄,其中又分在原发性肿瘤浸润位置或经放射(腔内放疗)治疗后,在原阻塞部位放置支架。
  2).良性疾病所致的气管支气管狭窄如气管插管或切开后,愈合过程形成肉芽增生;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造成气道狭窄;创伤后气道狭窄;气管支气管软骨软化;气道、食道瘘,吸入性烧伤后气道狭窄。

大咯血的抢救
  1.新型气道内球囊导管置入术治疗大咯血
  咯血是呼吸系统常见急症,病因有多种,主要由肺部疾病引起,如肺结核,支气管肺癌,支气管扩张,肺炎,肺脓肿,肺真菌病和血管畸形等。少量的咯血可用药物治疗控制,当咯血量过大时,药物治疗不能控制,则有窒息的危险,严重时可导致病人迅速死亡。因此,迅速找出血部位,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止血是治疗的关键。既往对咯血量大,部位明确,药物治疗无效患者倾向于外科手术治疗。随着内窥镜技术的发展,纤支镜介入的气道内球囊置入术成为治疗大咯血的重要措施,对不能手术治疗患者,对紧急止血避免窒息,赢得了进一步诊断和治疗的时机。
  新型气道内双球囊导管,是专门为方便纤支镜的使用而设计的。其阀门系统可与导管分离,导管末端包绕乳胶球囊,球囊最小可至亚段支气管,通过导管可注入药物至远端支气管和清洗出血支气管积血,阀门通向球囊开口,可注入生理盐水使球囊膨胀,起压迫或堵塞局部止血作用。
  我科拥有OlympusIT30纤支镜,其工作通道为2.8mm,可顺利进行球囊的放置工作,有经验丰富的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进行操作,有较大优越性。
  2.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
  通过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可显示异常扩张或体-肺动脉交通及造影剂外渗,即明确出血的部分,此时可采用明胶海绵,氧化纤维素等。将可疑病变动脉进行栓塞,以达到止血的目的。此种治疗适应症如下:
  1、反复咯血,内科治疗无效而手术困难者。
  2、咯血部位不确切。
  3、肺功能不良,不能耐受手术或病人拒绝手术。
  4、晚期肿瘤,合并心脏疾患或全身情况差不宜手术,保守治疗咯血不止者。
  5、胸片,CT等检查均无阳性所见而咯血不止者。
  6、首次咯血量大,一时不能接受手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