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天使情怀㈢

发布时间: 2007-09-27 来源: 阅读量:

分享

 

一袭袭白衣里跳动着一颗颗炽热的爱心,一顶顶燕尾帽下闪动着一双双关爱的眼眸,似一滴甘露,滋润病人失意的心田,似一缕清风,扬起病人生命的风帆。

天使是智慧的化身,也是仁爱的化身,天使的情怀是高尚圣洁的情怀。《天使情怀》专栏中将连续刊出我院医务工作者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先进模范事迹,而他们只是广大医护工作者的一个缩影,我们相信:只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加强沟通,我们一定能搭建医患间的和谐之桥!

 

治病救人是我毕生的选择

——内科副主任、干部保健办主任、呼吸内科主医师、中山大学兼职教授  邓卓恒

 

23年的从医生涯中,邓卓恒深深体会到:“学无止境才为高,医凭用心方显贵”。正是这份追求,既是他为人为师为医的格言,又是他求知行医的行为准则。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从步入神圣的医学学府的那一刻起,邓卓恒同志就深知作为一名医务人员的使命。从医以来,他时刻牢记着职业赋予的使命,始终把病人放在与自己的同等位置上,学会了换位思考,在诊疗上细心和耐心,减轻病人的思想顾虑,以亲切的问候,拉近与病人的距离,不仅注意解决患者自身的痛苦,同时关注病人的心理需求。

从医以来,他一直保持良好的坚持学习的习惯,持之以恒地钻研专业知识,积极撰写论文。近十几年来,撰写了十多篇专业论文、论著,在国家、省级医学杂志上发表,开展的科研课题已有六项获我市科技成果奖励。他通过不断地进修学习,为医院引进、开展了多项先进诊疗技术,填补了医院的空白,使呼吸内科的诊治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正是这种一贯保持的严谨务实的态度,养成了他对工作极端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的作风,认真、仔细、耐心诊断、治疗每一个病例。很多次,他打破常规的保守治疗,用新疗法挽回了病人的生命。

2003年非典突袭肇庆,他被市里任命为非典专家组的主要成员,每天紧张的会诊,排查、筛查。当每天晚上回到家时他已累到饭都顾不上吃就合衣在沙发上睡着了。正在这段时间,她妻子的卵巢巧克力囊肿病需要手术治疗。主诊医生说已拖了两年,不能再拖了,要马上手术,看着妻子刚做完手术痛苦的样子,他更心痛。刚想在病房陪一陪,手机响了,一个外院转来的非典疑似病人马上要组织会诊,他非常抱歉地望着妻子,就转身走了。非典是一种新的疾病,在整个医学界对这个传染病都未有太多的认识情况下,他抓紧时间总结了对非典诊治的体会文章,编写了发热门诊的有关工作制度、工作人员守则和“发热门(急)诊sars病人筛查方法”等以指导各医院的发热门诊工作。他以他的执着和热诚保证了他所负责的发热门诊没有漏诊一例非典病人。他在抗击非典工作中的出色表现,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抗击非典二等功。

1999年,由于工作的需要他担任了干部保健办公室、特需病区(华侨病区)主任,面对一个刚刚起步的集全科于一体的科室,他凭借十余年丰富的医学积累和敢为人先的勇气,义无反顾地开始了创科初期的全科医学生涯。在特需诊疗中心,每天面对各种不同专科的病人,因为病人病情的多样性,医护人员不但专业知识要过硬,还要掌握更加全面的、多学科的知识。作为科室带头人,更要抓好科室管理,提高全科人员的整体素质,保障病人的安全。因此他迅速建立了科室的各项制度和诊疗常规,落实责任,使医疗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同时,他以身作则,带头主动、虚心地向各专科的主任请教、学习,迅速地掌握了各个专科主要疾病的诊疗要点。在科内强化人员的岗位培训,有预见性地制定各年度新技术、新业务发展方向及实施方案。对于临床工作上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题讲座及技能培训,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培养全科人才。对年轻医师严格要求,从理论到实践,耐心启发教导,做到放手不放眼,充分发挥医生、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团结协作精神,鼓励他们从临床中积累经验,开展各种课题研究,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由于措施有力,使这个全院最“年轻”的科室在医院历次的医疗质量检查中,成绩都名列前茅。

忘我的付出,使他得到病人充分的信赖和事业成功的回报,他是全科收到病人的感谢信和锦旗最多的医生,锦旗上写着的“作风廉洁、服务周到、医术精湛”等赠言是他行医的真实写照。他曾立市卫生系统三等功,多次荣获市卫生系统、医院的“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他带领全体医务人员积极创建“和谐病区”,以构建和谐医护关系去推动和谐医患、护患关系的建立。正是他的严于律己,严格要求,全科人员热情高涨,团结和谐就像一个大家庭,科内管理井然有序,使科室工作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的新成绩:2000年被评为市“文明单位”、2001年获“市青年文明号”、去年成功创建“省青年文明号”,成为医院的模范科室,他的科室管理经验被医院推广交流。

2005年邓卓恒主任家庭获得全国五好文明家庭,他把这个荣誉归功于一直默默在背后支持他的妻子,而对自己获得的众多荣誉,他淡然一笑“能够得到广大患者的信赖,就是一个医生最大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