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所致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又叫轮状病毒肠炎。病原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常由A组轮状病毒引起,因发病高峰在秋季而得名。B组轮状病毒可引起成人腹泻。病程1周左右。
主要表现:
起病急,先吐后泻,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排黄色水样便,无黏液及脓血,量多,一般5~10次/天,重者超过20次/天。多数伴有发热,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等。成人感染者发热及呼吸道症状较儿童少。其他伴发症状有腹胀、腹痛和恶心、呕吐等。成人轮状病毒感染可有全身乏力、酸痛、头晕、头痛等症状。
家长在家如何观察宝宝病情?
1.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神志、精神状态、面容、四肢温度、脉搏等变化,注意有无脱水现象及脱水是否改善,如有烦躁不安、精神委靡、嗜睡、神志不清等应立即就医。
2.观察大小便次数、量及性状,做好记录,为疾病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3.当孩子出现腹泻次数和量增加、不能正常饮食、频繁呕吐、明显口渴、大便带血等情况,家长需要立即带孩子看医生。
预防措施:
1.管理传染源
应早期发现患者并及时隔离。对密切接触者及疑似患者实行严密的观察。
2.切断传播途径
(1)家长护理患儿前后都要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保持清洁,避免继发感染。
(2)加强饮食、饮水及个人卫生,做好患者粪便的消毒工作,防止饮用水源和食物被污染。
3.保护易感人群
(1)对高危人群和易感人群采用接种轮状病毒疫苗的方法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6个月~3岁的宝宝,在每年7~9月份,即秋季腹泻流行季节来临之前接种。
(2)人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保护作用。提倡母乳喂养,以减少幼儿患病的严重性。
(3)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4)加强体格锻炼,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