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过饱少运动或会陷入“甜蜜危机”
“从近年我接触的病例以及住院病人的数量来看,都可以发现我市糖尿病患者的数量是明显增多了!”11月6日,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谢乃强告诉记者。
据市疾控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科副科长林绍良介绍,“我市设置了八个慢性疾病监测点,从2007年开始每三年会做一个关于糖尿病患者数量的调查。”根据以往的数据显示,我市2002年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是4.5%,而2010年再次检测,我市成年人已达到13%的患病率。
为何现在人们生活越来越好,却更容易陷入糖尿病这个“甜蜜危机”呢?谢乃强解释说,就糖尿病的起因来看,正是因为现代社会物质条件更丰富,人们就餐时经常大鱼大肉,吃得过饱过甜,吃精加工食品,这些其实对健康很不利。
与此同时,国人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运动量越来越少,再加上不规律的作息习惯,这些都给糖尿病的滋生提供了有利的“温床”。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1.14亿,成为名符其实的糖尿病第一大国。
据介绍,糖尿病是以血糖浓度升高为基本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根据发病机理的不同,可分别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我们平时所说的糖尿病一般指2型糖尿病,95%的糖尿病患者都属于这种类型。
谢乃强表示,近年来糖尿病还呈现出年轻化、低龄化的趋势,在青年人群中的增长势头迅猛。现在20岁的年轻人患上2型糖尿病很常见,40至60岁成为糖尿病主要发病人群。
糖尿病并发症危害大
糖尿病有一个特点——它是一种隐匿的疾病,很多患者在早期发病时,并无明显不适的感觉,但一旦被它缠上,虽不至于迅速丢掉生命,却终生无法摆脱阴影,而且它的并发症还会“杀人”。
“由于早期发病时感觉不明显,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会让一些糖尿病患者逐渐对其放松了警惕,从而对身体造成严重危害。”谢乃强说。如果糖尿病病情控制不好,有的人会在5年、10年或更久以后,慢慢地失明、被截去双脚和小腿、出现肾衰竭等各种并发症,因此糖尿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如果患者感到手脚发麻,那起码发病有一两年了;如果患者出现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消瘦),那起码得病有5年了。”谢乃强说。如果不定期体检,一般很难及时发现自己患有糖尿病。
长期失控的血糖,会慢慢腐蚀人体的血管和内脏器官。一位从医多年的医生告诉记者,他曾接诊过一名60岁的糖尿病患者,这名患者此前并没有正规治疗血糖,后来经过治疗虽然血糖得到了控制,但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却未能有效地被阻止。后来,这名患者患上了“糖尿病足”,最后整只脚都要截肢。
“根治”糖尿病说法不可靠
据介绍,目前治疗糖尿病的传统方法主要是通过胰岛素注射和口服降糖药物。随着医学的发展,近年来糖尿病治疗的格局正在发生改变,外科手术及其他新疗法开始引入糖尿病的治疗,如胃转流手术、胰岛移植、干细胞移植和基因疗法等,这些新疗法无疑令人们对这种顽固的慢性病的控制甚至治愈产生了新的希望。
谢乃强告诉记者,从现阶段的医疗水平和技术手段来讲,糖尿病和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一样,还没有一种方式可以彻底根治,需要长期用药控制。他提醒,若有医院宣称能“治愈”、“根治”糖尿病,患者应提高警觉,千万别盲目轻信。虽然上述新疗法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但从目前来讲,只能代表医学研究方向,不能作为普遍应用的临床治疗手段。
譬如胃转流疗法,谢乃强表示,胃转流疗法的确是近些年出现的一种通过外科手术治疗糖尿病的新方法,但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严重肥胖、胰岛素用量大且治疗效果差的糖尿病患者。而且,这种手术用于治疗糖尿病的时间较短,远期治疗效果和并发症还不确定,并且还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他建议一般糖尿病患者不要冒险接受这种手术。
“管住嘴、迈开腿”糖尿病人也可过上高质量生活
谢乃强告诉记者,如果不对病人的血糖进行有效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不论对一个家庭还是对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但这个负担完全可以通过对糖尿病的早期预防得以避免。
谢乃强告诉记者,平时单位在为员工进行体检时,一般只会检查空腹血糖的数值,他建议最好加上餐后两小时血糖这个数值,“因为这个数值对筛选出糖尿病前期患者很有效”。他还建议,糖尿病患者应摆正长期抗病的积极心态,通过合理的饮食来“管住嘴”,如少吃多餐,每餐只吃七分饱,多食用粗纤维食物,饮食清淡等。同时“迈开腿”,适量做一些低强度运动,若遵从正规医院的治疗方案,糖尿病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糖尿病患者也能过上高质量的生活。
”许多市民对平时生活方式不注意,对糖尿病危害认识也比较肤浅,大部分年轻人根本不清楚糖尿病病与生活方式有关。这些使我们更清楚认识到今后社区中糖尿病宣传的工作重点。”端州区红十字会医院副院长、城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梁思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城区一共有3462人建立了糖尿病患者提供一次免费体检,体检内容包括一般健康检测、部分辅助检查(如血糖)、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每年至少4次的健康随访,每次随访可免费测血糖、血压;还有一些专科医生对建档病人进行用药指导和健康生活方式提醒。(2012年11月14日西江日报A3社会民生版西江日报记者:陈松连 肖沙沙;通讯员:蔡丽洁、刘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