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媒体报道

【西江日报】搭起援助西藏建设的友谊桥 ——走近肇庆援藏故事

发布时间: 2015-09-13 来源:西江日报 阅读量:

分享

   【西江日报讯】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也是中央对口援藏二十一周年纪念。其实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广东省的各界人士纷纷请缨支援西藏,不仅为西藏地区的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做出了贡献,也结下了深厚的粤藏人民友情。

   本报近日采访一批援藏的机关干部、医 生和老师,走近他们的援藏故事。他们都是近两年先后被派往西藏林芝市(广东省对口援助 地区)工作,西藏独特的秀丽风光以及热情淳朴的西藏人民是他们共同的回忆,在各自的岗位上,他们都各有付出与收获。

   邓子健:为藏族山民修公路

   从2007年开始,我市共选派三批共5名干部进藏。两年前,邓子健和肇庆其他两名援藏干部一起去到西藏林芝市的察隅县。“当时一 到那里就感觉他们的县规模很小,而那些村跟我们这边相比实在差别太大了。”谈起对察隅县的印象,邓子健有种说不出的难受。

   原来在市公路局工作的邓子健,进藏后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两年多的时间里,他担任察隅县县长助理,为县里的市政道路修建写方案和提供意见建议。除此之外,他还得经常下到县里的偏远乡村,为那些村民提供基建、医疗等方面的帮助。“下乡的路途十分遥远,交通很是不便,最远的乡树来回得用上一周的时间,而且当中一半的路程要靠徒步。”

   邓子健说,由于藏区到处是山,而进村的路往往依山而建,因此他们还可能遇上滑石袭击的危险,“最需要援助的藏民正住在最危险的地方,每次想到这些,我们翻山进村也就更有动力了。”

   提到援藏最难克服的问题,邓子健说,客观方面的倒没什么,就是离家万里,久了会倍感孤独,“不过,我还是感觉参与援藏是一件

  特别光荣、有意义的事情,通过援藏,感觉我们与藏民之间搭起了一条友谊桥梁,所以援藏再辛苦、再孤独也是值得的。”

  莫伟东:在藏区推广现代农业

   援藏两年多的时间里,从四会农业局农技推广中心过来的莫伟东,一直在察隅县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不辞昼夜地努力着。“我主要负责推广一些现代农业技术,包括农机使用、大棚蔬菜种植等。”莫伟东说,两年多来,通过他们在农业方面提供的技术指导,现在察隅县的农户对现代农业有了更新的理解,生产和收入都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藏民愿意接受这些新尝试。

   不过,刚开始时,莫伟东工作起来一点都不轻松。“最难克服的奠过于要改变部分藏民的惯性思维,我们开展推广工作时往往得不到他们的理解。”莫伟东说,为解决这种情况,他们要经常走到这些藏民的身边,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跟他们解释,还专门搞一些试验、示范项目,做出成效来,慢慢去取得信任和支持。

   在莫伟东看来,参加援藏最大的收获,是真正帮到了一些有需要的人,也通过他们的步伐,为藏民带来了不一样的外面世界。“参加

  援藏,让我了解到中国其实还有很多地方很贫穷落后,他们的生活环境需要注入更多色彩。

  另外,这里的藏民十分淳朴、热情,他们总是主动协助我们开展相关工作,不求报酬。我感觉,为了藏区变得更好,在这里的每个人都愿意付出自己一分力,很团结齐心。”

  欧阳凤辉:藏区青少年向往广东

   肇庆中学今年首次派出援藏教师,欧阳凤辉是幸运的两位入选者之一。今年6月,在结束了学期课程后,她和另一位入选的数学老师就奔赴梦想中的西藏,执教于林芝一中。林芝一中是林芝市最大、条件最好的学校,几乎集中了全市的学生,欧阳凤辉笑说一点也不感到陌生,因为学校环境中溢满了“广东味”,譬如有粤芝教学大楼,“珠海”、“深圳”等广东城市名字也随处可见。

   由于天亮得比较晚,西藏地区的上课时间比广东地区推迟1小时,欧阳凤辉的政治课经常在晚上授课,她笑言藏区学生求学热情高

  涨,上课时很有激情,经常与她积极互动,他们深信“读书改变命运”,因此格外努力。

  由于校团中充满“粤味”,也有来自广东各地的援藏老师,因此学生们均对广东充满了向往,希望长大后可到广东“闯一闯”,欧阳凤辉也鼓励学生多出去走走。她曾经到乡镇学校里交流,给当地的学生们介绍了肇庆,说林芝很美,而广东肇庆则是“另一种美”。

  虽然支教只有短短月余,欧阳凤辉还是 “俘虏”了一片学生的心,她答应大家,明年将再去看望他们,届时学生们将从高中毕业,她希望可与他们分享更多关于未来的计划。

  林才:让医生充满成就感

   从1984年首支援藏医疗队开始,每年广东省均会挑选一批优秀的医护人员分赴西藏各地,带动当地医疗水平持续提高,至今已有31批。今年3月31日,我市就有来自市一院、市二院、高要医院、端州妇幼保健院和疾控中心共8名医生进藏。

   第—人民医院的儿科副主任林才是队伍中唯一的儿科医生。儿科医生可是林芝的稀缺人才之一,在林才到来之前,全市的儿科医生只

  有8个,其中大半还是广东援藏医生。林才服务的林芝妇幼保健院,同事都是中年医生,对一些病症譬如手足口病、儿童肺炎等缺乏诊治经验,通过交流后,当地同事有了新的认识。

   他提及藏区的医疗报销水平较内地高,显示国家对当地的治疗扶持,不过当地的医务人员缺乏,制约当地的卫生事业发展,在林芝市

  区尚能仅专注自己领域,但驻县的医生就必须 “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他下乡义诊时,不仅要治疗小孩,也须给成人提供医疗服务。

   林才兼任肇庆援藏医疗队的队长,他和队员们组成的先心病筛查医疗组在林芝妇幼保健院开展了先心病儿童筛查工作,确诊了6名儿童患者,并将他们送往广东省进行免费治疗。

   与其他地区紧张的医患关系不一样,藏区人民热情淳朴,对医生充满感激,每次治愈患儿让他们平安离开时,林才都会感到身为医者的大大成就感。(2015年9月11日《西江日报》头版 记者:陈洁、谢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