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援疆工作部署,严衍伟受卫计局和医院委托,与其余四名医师组成的首批援疆医疗队,于2014年10月21日进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四十九团医院。进疆以来,严衍伟全心全意服务兵团建设与发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良好的职业道德,诠释了“无私奉献,大爱无疆”的内涵。
四十九团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军四师十二团三营的生产基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木舒克市,距离肇庆市5161.1公里。那里被沙漠、戈壁所包围,植被很少,经常出现沙尘暴,冬天最低温度零下18度,室外的气温异常干燥,经常导致严衍伟咽喉不适,皮肤皲裂,痕痒难忍。
抢救病人到凌晨三点,仍坚持正常上班
尽管气候如此恶劣,严衍伟和他的队员们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随时待命接诊,哪怕半夜凌晨3、4点被通知有临时抢救,都及时赶赴在抢救危重患者的第一线。2014年11月23日23时许,正在在宿舍休息的严衍伟与队员黄旭接到医院的值班电话,说有27岁男患者农药中毒,生命垂危,请求急救。此时,外面温度为零下4度,寒风凛冽,街道上漆黑一片,严衍伟和黄旭靠着手机电筒微弱的光束,艰难前行赶回医院。发现患者身体频繁抽搐,随后便出现呼吸浅,血氧饱和度下降,心率下降到40次/分,呼吸停止。“要立即送患者到上级医院治疗”,严衍伟建议。生死攸关之际,严衍伟与黄旭只得立即实施抢救。医院没有呼吸机,不得不使用球囊辅助呼吸。时间一分一秒流逝,与死神的斗争仍紧张进行着……转眼4小时过去,患者终于恢复自主呼吸。这时,已经是凌晨3点。在观察患者生命征稳定,神志清醒后,已经疲惫不已的严衍伟与黄旭才放心回宿舍休息,第二天又准时回医院上班,继续在门诊为群众看病。
不怕援疆任务艰巨,一心只为惠及群众
尽管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医疗条件之艰苦还是超出了严衍伟的预料。在医疗队来之前,这儿只有6名主治医师,无论在卫生条件、医疗环境、硬件设施、人员配置远远还没达到乡镇卫生院的水平。病人流失严重,6成汉族人前往距离30公里图木舒克市中心看病,只留下3成维族人留在当地。如何挽留病人留在当地医院看病?如何提高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犹如两座大山压在了身为援疆医疗队队长的严衍伟身上。
凭着全心全意为边疆建设、提高当地医疗水平、促进民族团结精神,他带领着队员义无反顾的投入工作中,倾情奉献毕生专业技术特长,惠及团场职工群众。在短短8个多月时间中,首批援疆医生赴兄弟团场共进行义诊6次;共计接诊2100多例、抢救危重病人10余例、剖腹产或顺产接生10例、实施外科手术19例,帮带学员5名,使广东肇庆医生的医术、医德带到南疆每个角落,扩大了肇庆市援疆医疗队的影响力,也让边疆人民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他们的关怀。偏远的团场因为他们的出现而看到了希望,他们也因为群众的信任感恩而感到莫大鼓励和满足。严衍伟说,只要群众对我们的工作满意,什么都值得。
重开手术治疗,着力打造专科特色基层医院
因为医疗技术水平有限,当地居民只能要到距离400公里以外的喀什或阿克苏医院做胃肠镜检查,给当地居民造成极大的不便。严衍伟是肇庆援疆医疗队队长,还是49团医院副院长,他必须带好这个头。在我院的大力支持下,今年4月上旬,我院为援疆医疗队带来了一台电子胃肠镜系统赠送给四十九团医院,严衍伟发挥自身消化内科专业技术优势,亲自指导、创建了内镜检查室,内镜消毒、清洗设备。成功开展了电子胃镜检查,无痛胃肠镜检查。检查患者超过40人次。填补了当地医疗技术空白。为了确保内镜检查室能持续开展,他还对受援医院技术人员进行培训。随着援疆任务期限迫近,严衍伟从未忘记援疆时的初衷,离开前向四十九团院长建议购置高频电设备,陆续开展内镜介入微创技术。同时,将援疆时期总结好的工作经验和方法与第二批援疆医疗队进行交流,保证了该团医院在临床医疗、人才培养和科室建设上的可持续发展。
除此之外,他与队员们积极与四十九团医院党政领导充分沟通,四十九团医院停用十多年的手术室重新开启。手术室重开的第一天便开展了两台外科手术,一例是慢性阑尾炎,一例是十二指肠穿孔急腹症。2014年四十九团医院门诊接诊人数为19438人次,住院人数为1020人次,业务收入首次突破400万元,创造了历史最好效益,调动了医院医务人员、职工积极性,大大提高49团医院在当地的影响力及信任度。
忍辱负重,舍小家为大家
严衍伟在工作中他是医生,在生活中,他是家庭里孩子的父亲,母亲眼中的好儿子。但当谈及对自己家人的关爱时,他表现出更多的是内疚与无奈。
援疆刚归来不久,严衍伟却从老家得知自己年迈的母亲患有肝癌,他不想给党组织担心,给队友们带来负担,压抑着悲痛,在队员面前隐瞒着自己母亲患重病的事,也从未向院领导汇报过家中的情况。为了尽一下做儿子的责任,严衍伟说,等女儿放暑假,全家人一起回老家去探望老母亲,好好陪一陪老人家。
无私奉献,大爱无疆。他跨过半个中国,在新疆偏远的小村落驻足。他坚守岗位,敬业奉献,戈壁最美,医患情浓。医者之大,不仅治人,更在医心,他的无私与博爱犹如阳光般重新照进四十九团团场。他为医疗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却忽略对家人的照顾,他是中国医护人员中最优秀最美的一员。(严衍伟于2015年12月获得由肇庆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颁发的2015年“美丽肇庆——最美人物”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