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肇马赛事顺利完成,背后医疗保障故事你可能不知道

发布时间: 2016-05-16 来源:宣传科 阅读量:

分享

  首届肇庆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以下简称“肇马”)于5月8日热闹开赛,约1万名跑者用脚步感受这座山水环绕拥有全国最美绿道的城市。赛道上,跑者们激情澎湃、神采飞扬、奇装异服,恩爱求婚,整个比赛就像置身在嘉年华,洋溢着欢声笑语。而赛场外,随时待命的医疗队和热心奉献的辅助医疗志愿者更是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线。他们虽不是赛场上的主角,但肇马也因他们的真诚、热情和爱心而更加精彩!不过这精彩的赛事背后,也许有你们不知道的故事。

  前期准备工作

  由于肇马属首次举办,为了避免在赛事应急救援出现失误、不及时、混乱等情况发生,提高急救效率和质量,市卫计局在我院举办的肇庆市半程马拉松赛医疗保障工作培训会议,由我院专家对全市医疗保障队员进行了应急医疗处置培训。肇马医疗保障小组也参与了2016肇庆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应急演练。我院对医护人员进行反复的演练,专家组、相关职能部门多次开会讨论救援工作流程和具体操作,并组织医疗队,专家在忙碌的工作中抽出时间,进行心肺复苏、AED机的使用演练、外科急救措施等培训。

  一直以来,“安全”问题都是马拉松主办方考虑得最多的因素,共投入1000名医务工作人员,沿赛道共设置20个固定医疗点,设置安排18辆救护车。在赛道沿途共安排18名骑行移动AED医师,对该路段的运动员进行移动医疗保障,同时,安排了300名辅助医疗志愿者,“每100米有一名医疗志愿者,每一公里有一名医疗救护员”。

  而我院作为马拉松赛定点救治医院之一,派出两组医疗保障小组负责天宁北路(肇马起点)、东门广场(迷你终点)、朝天门(半马终点)3个医疗站的医疗保障工作。天宁北路和朝天门医疗点配置2名医生、2名护士、2名担架员及1名AED医师、1名司机、1名领队人员。考虑到参与迷你马人数众多,为加强保障力度,东门广场医疗点则在原有基础上多配置了2名医生、2名护士、1名司机。其中每组各有1名副院长指挥现场,共24人参与医疗保障工作。

  后方保障工作

   肇马开跑一个小时后,后方医疗保障也开始忙碌起来。为了确保肇马医疗保障工作顺利进行,肇马比赛当天,全院上下高度重视,医院院领导坐阵医院大本营,陈浩波院长全程指挥调度赛事的医疗保障情况,相关学科科主任、专家、专业医护人员早上7:30分准时到急诊科待命,为肇马运动员开通急救绿色通道,出现突发状况第一时间处理,并腾出拥有全院最好医疗急救设备的ICU病房进行及时救治。务求以最好的设备、最好的医疗专家团队,为“肇马”赛事保驾护航。

  身边的医师跑者

  肇庆市一乐跑团由我院职工组成,他们因热爱长跑运动而聚集在一起,其中有三分之二都是医护人员。一院人的身影也活跃在肇马赛道上,这次他们有50多名“猛将”参加肇马,分别分布在迷你、半程赛道上,他们作为“移动医疗保障队”陪跑在人群中可以第一时间救助需要帮助的人。

  参赛途中的小插曲

  我跑步不是为了拼速度,一边跑还一边观察周边跑友的状态。比赛在9点25分左右,在半码终点前100米处,发现一名女性跑友倒地,有2、3名医疗志愿者围在她身边,出于医生的本能反应,我立刻停下脚步,发现那位跑友有中暑症状,昏迷、神志模糊、心率特快,就把她的双脚抬高,让血液回流心脏,用饮用水淋湿身体散热,不到4分钟,我院肇马保障医疗队赶到现场,将跑者送上救护车后,我继续跑完剩下的100米,快速收拾好背包赶到高要人民医院急诊科继续参与救援。

  当时测量跑者体温是39.3摄氏度,收缩压64毫米汞柱,处于高热休克,我们用冰袋辅助降温,输液,10点钟左右跑者意识清醒,体温降到37.1摄氏度。期间与跑者朋友取得联系,直到下午3点多,跑者病情好转可以离院,接送跑者回宿舍休息后我才离开。——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赵学文

  2016.5.12肇庆电视台《民生007》报道肇马救人事迹

  

  被救的跑者黎银妹在接受《民生007》采访中表示,非常感谢医师团队,医师团队是她的救命恩人,因为他们及时的救护中让她在昏迷的状态中急救过来,非常感激他们。

  在我院整个救治工作过程中,展现出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医生精神,在肇马比赛中,他们是医疗志愿者,是跑者,是见义勇为的好人,更是医护人员。无论在哪里,他们都铭记自己身份,肩负着人民生命健康的重任。在我们关注肇马赛事,把奖项和鲜花献给优秀的运动员的同时,让我们也为肇马后勤工作者、志愿者、医疗保障团队的默默付出耕耘拍手鼓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