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不良事件管理

发布时间: 2015-06-08 来源:三甲办 阅读量:

分享

  (一)定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二)不良事件的分类与报告

  1、不良事件的分类。

  (1)按不良事件发生的部门分类:医疗不良事件、护理不良事件、药品管理与使用不良事件、血液管理不良事件、检验检查不良事件等。

  (2)按提供的服务项目分类:手术、麻醉、镇痛、分娩、输血、输液、介入诊疗(导管)、处置、医技检查、口腔治疗、康复治疗、药物治疗、饮食、转运、住院、门诊、急诊、留观、公共服务设施、洗浴、卫生间、清扫、采集标本、计划免疫等不良事件。

  2、不良事件报告:医院建立《不良事件管理报告制度》,明确不良事件报告流程,管理责任部门。

  (三)不良事件管理实施要点

  1、报告制度:医院鼓励员工、患者及家属对不良事件进行免责报告;对所有员工进行不良事件报告流程培训。

  (1)出现不良事件,责任部门迅速组织处理,并按程序逐级上报。

  (2)警讯事件属医疗事故范畴。医院任何部门发生警讯事件或发展趋势变化时,发现人立即报告本部门领导,部门领导迅速组织处理,同时报告医务部、护理部,医务部迅速协调科室处理,同时报告主管院领导。

  (3)应有医疗服务监管数据上报流程。

  2、登记、统计制度

  (1)不良事件:出现不良事件的科室及时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按程序上报相关职能科室,各职能科室做好登记,每月15日将所管理范围内的不良事件报告不良事件管理部门,汇总成医院不良事件报告统计表,报主管院长。

  (2)差错与临界差错由各科室和检查科室(医务部、护理部、药学部、设备科)逐例登记。每季度不良事件管理部门,汇总成医院差错与临界差错统计表,报主管院长。

  3、处理要点

  (1)及时处理,减小伤害。

  (2)调查分析,实施改进。

  管理部门及时处理不良事件,指导和检查工作流程、制度、员工培训教育等改进措施的落实。并通报全院引以为戒,杜绝安全隐患。

  (3)临界错误事件的处理。医院质量控制中心、医务部、护理部每季度汇总临界错误事件,组织相关科室分析出现临界错误事件的原因,提出避免出现不良事件的预防措施,指导相关科室实施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