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为人体的最高、最重要的指挥官,而脑部手术难度大,风险高,颅内遍布多种神经,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神经外科手术的安全性、准确性、创伤小等方面要求更高。目前,国内大多数基层医疗机构的神经外科在救治颅脑损伤、脑出血等神经外科急症患者的过程中,仍停留在传统的诊疗模式,即结合患者病史、症状、CT影像资料来决定是否采取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
传统诊疗模式仅适用于一些轻症病人,或者手术指征很明确的患者,但是对于起病后病情介乎于两者之间的患者来说,手术指征及手术时机的把握显得异常重要,若能提供明确的颅内压力数据参考,并加以密切、动态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甚至提前手术干预,则直接决定着病人最终的治疗效果。
据了解经过长时间筹备今年年初市一医院正式引进了先进有创颅内压监测系统并正式应用于临床为众多颅脑损伤、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提供更客观有力的依据。
市一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岑庆君表示,不同的医疗单位、不同的医生在治疗颅脑损伤、脑出血患者过程中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不做手术又担心等病情发展至脑疝再做会影响手术效果,提前做了手术又顾虑手术风险,犹豫着如果不做手术患者是否能挺过去。在这当中,假如可以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告诉医生是否需要做手术,手术应该怎样做,那么问题就很好解决了。这就是我们引进有创颅内压监测系统的初衷。
据了解,有创颅内压监测是目前监测颅内压的黄金标准,其能准确、实时反映颅内压力,便于医生掌握病人病情变化并指导规范脱水治疗,有需要的情况下提前手术干预。监测系统由监护仪和颅内压探头两部分组成,使用时通过简单的穿刺手术操作将颅内压探头植入侧脑室内,外接监护仪就能直接读取颅内实时压力,根据最新的国家专家共识,当数值显示超过22毫米汞柱(颅内压计算单位)时,假如经过释放脑脊液、脱水治疗无改善者,建议提前手术干预。
60多岁的患者严先生因为颅脑损伤进院,目前正通过有创颅内压监测仪进行监测,并在仪器指导下进行脱水治疗,经过连日来的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情况已有好转。岑庆君表示,患者入院时处于昏迷状态,若在以前,医生会结合患者病史、临床症状及CT影像,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会直接行手术开颅去骨瓣减压治疗,虽然该手术治愈率高,但也会存在一定风险,而且一旦手术减压,患者还要面临二次手术修补颅骨缺损。现在在有创颅内压监测系统的辅助下,医生不再是凭借经验来决定手术,而是以更精准、更科学的方式实施精准医疗,使得该患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避免了开颅手术。
岑庆君副主任医师表示现代医学越来越讲求减少过度医疗和对患者的创伤除了对医生专业要求提高外辅助的技术支持也为高效与精准的医疗提供坚实保障接下来市一医院神经外科会继续引进此类崭新技术运用于临床从经验式手术过渡到精准式、标准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