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各类疾病高发,是检查身体的最佳季节——
各类人群体检应注意啥?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自然界万物萌发,草长花开,正是人体内脏和器官生理功能活跃的时节,也是各种疾病的高发期,如心脑血管疾病、肺炎、流感、肝炎等疾病都在这时开始呈上升趋势。因此,春季做体检至关重要。除了常规的检查外,各类人群的侧重点也应不同。
不同特点人群加查啥?
胃肠不适——增加幽门螺杆菌检测。
经常在外大吃大喝,时常出现胃疼、反酸、胃胀等消化道不适症状的人,建议检查胃幽门螺杆菌。
过敏体质者——增加过敏原检测。
过敏体质的人应增加一个过敏原检测。如果经常出现“食物不耐受”,即经常吃了某些东西就会产生不适,可增加一项“食物不耐受”检测。
肥胖者——增加血生化、颈动脉和腹部超声、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
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也是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病因。专家认为,超重和肥胖者应增加血生化、腹部超声、颈动脉超声、动脉硬化、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必要时要查肿瘤标记物、体脂测定等,以便尽可能早期发现疾病先兆,大幅降低健康风险。
吸烟者——增加肿瘤标记物、胸部CT检查。
大量吸烟易引起呼吸道感染和肺癌,因此建议烟瘾较大的人进行胸部拍片、肿瘤标记物等检查。尤其是烟龄较长的人,必要时查胸部CT。
饮酒族——增加肝胆超声、肝硬化指数等生化检查项目。
咖啡族——增加骨质密度及胃肠道是否有溃疡的筛检项目。
不同年龄人群加查啥?
35岁以上男士 因工作节奏快又不注意休息,经常外出就餐,作息无规律,易患代谢综合征、胃部疾患等,另外为防此年龄段泌尿系统肿瘤、肺部肿瘤提前发生,所以应重点检查。
应增加项目:空腹血糖、血脂系列、肾功能(血尿酸)、基础免疫功能检测、PSA前列腺肿瘤标志物、胃幽门螺杆菌检查、双肾膀胱输尿管前列腺超声、肺部CT平扫等。
婚后女士 易受妇科疾病的困扰。目前妇科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越来越年轻化,及时定期检查、及早治疗最重要。
应增加项目:妇科检查、BV阴道菌群、宫颈癌筛查、乳腺钼靶或超声、子宫及附件超声等检查,随着年龄的增高还要增加妇科肿瘤标志物等检查。
45岁以上人士 这个年龄段的人经过多年打拼,一般都是各行各业的骨干,由于社会竞争压力大、工作节奏快、精神过度紧张,体力活动少,常处于亚健康状态,是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提前发病的年龄段。
应增加项目:多项心功能检测、动脉硬化检测、脑血流图、骨密度、多项肿瘤标志物、亚健康检测、颈椎检查、心脏超声、冠脉CT等,如有高血压,还应做头部3DCTA(脑血管造影)。如果经济状况允许,还可以做PET/CT(全身肿瘤扫描)等检查。
50岁以上人士 机体各器官的功能均在逐渐退化,是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高发年龄段,所以体检项目更要全面。
应增加项目:建议在上述体检项目的基础上增加眼科全套检查、耳鼻喉科全套检查、头部和颈椎磁共振检查等项目。
保健提示
年轻不是拒绝体检的理由
许多单位一年一度的体检都是在春季进行的,一些年轻人觉得常规体检不过是个“摆设”,一般查不出问题,而且自己年轻力壮也不会有大病,所以单位里春季组织的每年一次的常规体检都懒得去,认为那是在浪费时间。但是,在医院门诊中,高血压患者在年轻化,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年龄在降低,恶性肿瘤也不只是老年人的专利。
近些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加快,年轻人工作压力大,不少人在透支健康,一些疾病或危险因素在悄无声息地走近,在威胁着他们的健康。据一份资料显示,原来癌症的高发期是50岁到60岁,现在下降到30岁到40岁,男性肺癌、女性乳腺癌的发病年龄也呈下降趋势。而年轻人由于生活方式引起的一些慢性病在早期是没有任何症状的,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
所以,医生提醒,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年轻人一定要花点时间来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千万不要因为年轻就随随便便地透支自己的健康,让一些本可避免的疾病和危险因素无声无息地走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