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4.26全国疟疾日履行承诺 预防在前 消除疟疾

发布时间: 2016-04-12 来源:预防保健科 阅读量:

分享

  疟疾俗称“打摆子”,是目前全球广泛关注的三大疾病之一。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疟疾已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已进入消除阶段,“2020年全国消除疟疾”是我国政府对国际社会作出的承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在非洲、东南亚和中南美洲的多数国家和地区是疟疾的高流行区,尤其是恶性疟流行仍较严重,出国旅游和务工要警惕疟疾!

  一、疟疾的感染过程

   疟疾主要是由蚊子(按蚊)传播的。当蚊子叮咬疟疾病人,病原体疟原虫进入蚊体并在其体内发育后,蚊子再次叮咬健康人时,将蚊体内的疟原虫传给健康人。

  二、疟疾的症状

   疟疾发作的前几天,可有轻度的畏寒、低烧,伴有疲乏、头痛、全身不适等。典型的疟疾症状有周期性的发冷、发烧和出汗间歇性发作,整个发作历时6-10小时,发作多见于午后和傍晚。过后患者自感良好,体温常在正常范围内。有的一天发作一次,有的隔天发作一次。

  三、患上疟疾后须及时看医生

  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从国外高疟区回归人员,一旦有发冷、发烧、出汗等症状,应及时到当地医院看医生,查血镜检疟原虫,即可确诊,一旦确诊疟疾,要及时进行抗疟治疗。

  四、疟疾的预防

  疟疾并不可怕,可防可治,预防疟疾最有效的办法是防止蚊虫叮咬。疟疾防治的关键是思想重视,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广泛宣传、普及疟疾防治知识;大力整治环境,消灭蚊虫滋生地,减少传播媒介。

   1、防止蚊子叮咬:在疟疾流行季节使用纱门、纱窗、蚊香等防蚊措施,对野外露宿的人员,应使用驱避剂和使用蚊帐,避免蚊虫叮咬。在发生疟疾暴发时,可采用室内杀虫剂滞留喷洒或用菊酯类杀虫剂浸泡蚊帐进行灭蚊。

  2、预防服药:进入国内或国外疟疾高传播地区的人员,应于传播季节按医嘱预防服药。疟疾流行区经常夜晚室外作业与野外露宿者,在传播季节也应进行预防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