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社会共同努力,消灭结核危害

发布时间: 2017-03-23 来源:预防保健科 阅读量:

分享

  每年的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宣传活动,旨在提高全世界对结核病负担以及结核病预防和护理工作状况的认识,它也是一个调动政治和社会承诺,在终止结核病努力方面取得进一步进展的机会。

  2017年是开展“联合起来消除结核”运动的第二年。今年,世卫组织将特别关注“不让任何人掉队”的联合努力,包括解决歧视,边缘化和克服获得照顾的障碍等行动。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确保没有人在改变世界和改善人民生活的进程中掉队。解决处境不利者、边缘化群体、卫生系统无法可及的人卫生需求将意味着改善每个人获得卫生服务的机会,这也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世卫组织结核病战略的一部分。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为受影响的人群和社区、民间社会组织、保健提供者、决策者、发展伙伴和其他人提供平台,倡导、讨论和规划进一步的合作,以保证实现获取到所有优质的结核病预防和护理服务,以及通过多部门发展努力实现结核病的防控。

  背景

  2016年,世卫组织报告全球1040万人患结核病,2015年有180万因结核病死亡,结核病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传染病杀手,这种疾病深深植根于人权和尊严受限的人群中。虽然任何人都可以得结核病,但该疾病往往发生在生活贫困的人群、社区和被边缘化的群体以及其他弱势的群体中。这些人包括:移民、难民、少数民族、矿工和其他工作和生活在易发生风险环境中的人、老年人、边缘化妇女和许多环境中的儿童,诸如营养不良,住房和卫生设施有限等因素,加上其他风险因素如烟草、酒精使用和糖尿病,均影响到结核病的照护。此外,这种接触常常受到与疾病,缺乏社会保护等因素,导致贫穷和健康不良的恶性循环。耐多药结核病的传播增加了对这些关注的迫切性。结核病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肺结核?

  肺结核俗称“肺痨”,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二、肺结核有哪些症状?

  一是呼吸系统的症状,咳嗽、咳痰2周以上,部分患者会出现痰中带血。

  二是全身症状,午后低热(一般不超过38°C)、盗汗、胸痛、食欲不振、疲乏和消瘦无力等。

  三、肺结核是如何传播的?

  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会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散播到空气中,周围人群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传染。也可以通过消化道传播如多因饮用未消毒或消毒不严的污染牛型结核杆菌的牛奶或污染人型结核杆菌的食物而得病。偶可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生殖器官等接触传染。但是,一般人感染结核菌后不会发病,只有身体抵抗力低的时候才会发病。

  四、 哪些情况易患结核病

  1、 营养不良、过度疲劳。

  2、 居住拥挤、空气不流通。

  3、 使用某些药物时如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4、患某些疾病时如艾滋病、尘肺病等。

  五、普通人群如何防护?

  凡是足月顺产体重在2500克以上身体健康的新生儿需在24小时内接种卡介苗。人们在咳嗽、打喷嚏时应掩口鼻,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不随地吐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强身健体可有效预防肺结核。

  六、肺结核患者的饮食

  1、食品多样化:注意色、香、味和荤素搭配,以增进患者食欲。

  2、补充含铁的食物:如肝、动物血、绿叶蔬菜等富含铁的食物。

  3、不宜食用过多的脂肪:以植物油为佳。

  4、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和含维生素A、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必要时可服用鱼肝油。

  5、增加饮食中钙、磷的含量,以促进病灶愈合,如牛奶、新鲜的无糖酸奶、海带、海虾等。

  6、 选用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如肉类、家禽、鱼类、蛋类、豆类及其制品等。

  7、忌烟酒,避免辛辣食物。

  七、坚持规范治疗,绝大部分肺结核病人能够治愈

  肺结核患者一旦确诊,应遵从医嘱,积极配合治疗,按时服药和定期复查,坚持完成规范治疗,一般规范治疗2-3周后,传染性就会降低。得了肺结核病并不可怕,只要坚持规范治疗,绝大多数病人是可以治愈的。按照医生要求,坚持全程、按时、按量服药是治愈的最重要条件。不得中途停药,否则会转化为难以治疗的耐药结核病,增加治疗时间和费用。

  八、我国对诊治肺结核病有哪些优惠政策?

  我国省、地、县三级都设有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包括结核病防治所、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治站)和结核病定点医院,能够为患者提供国际认可的标准化治疗和全疗程管理服务,并按照国家规定实施相应项目的免费优惠。优惠政策不受户籍限制,流动人口无论走到哪,都可以和当地居民一样,享有国家的诊疗优惠政策。